*** Australian English 6 --- Shakespeare ***
今天是在墨爾本的最後一夜,招待我的朋友邀請我去參加一個基督徒的聚會,會中美國人和澳洲人各佔一半,突然有人聊起一個有趣的話題 --- 到底莎士比亞要用美語念好還是英式英語念好?
*** Australian English 6 --- Shakespeare ***
今天是在墨爾本的最後一夜,招待我的朋友邀請我去參加一個基督徒的聚會,會中美國人和澳洲人各佔一半,突然有人聊起一個有趣的話題 --- 到底莎士比亞要用美語念好還是英式英語念好?
沒有國家的語言 with Polyglot Power Rathi
墨爾本的語言派對給了我各種,昨天少提了一位叫 Rathi的多語高手,她異常流利的法語引起了我的注意,聊了一陣子之後我發現她身上貼了澳洲、法國和新加玻的國旗,這新加玻國旗該不會是代表 Singlish 吧?
新郎官的爸媽 Alan 和 Louise 熱愛旅遊與語言,為了更貼近各地人民,致力於多國語言學習多年,目前熱衷於俄語,今日在他們家發現了令人敬佩多語好習慣,鼓勵大家效法。另外,因為小弟俄語才疏學淺,請俄語高手解說一下冰箱上的俄語是在描述何物,感恩!
最後祝各位新春愉快,多語行大運!
*** 台灣粗工打造日本青年旅館 ***
大家好我是 Terry,這幾天才加入社團,感謝很多朋友丟我訊息,也跟幾位朋友約了見面,討論合作事宜,謝謝大家的熱情。這幾天剛好因為一些人和事,讓我想寫篇文章回憶當年在大阪青年旅館工作的一段有趣故事。
Australian English (5) --- From Alan Turing to Whinging Pommies
最近"模仿遊戲"上演,許多朋友到戲院觀看"電腦之父 --- 阿宅杜林的一生",看著臉書上越來越多朋友打卡,我也在某俄國視頻配著土耳其語字幕看完了杜林的故事。
語言習得是一種潛移默化改變,它總是不知不覺的發生,當我們察覺的時候已經太晚,想要回到原初的狀態已太遲。
今早要講話講到 forty 的時候突然腦中出現兩種聲音,這兩種聲音一直在打架,讓我無法下達指令,唉呀,我的英文好像壞掉了。
Esky, Eski, Eskisehir --- Australian English (ii)
語言不管多麼"精通",就算是自己的母語,不但也會有聽不懂的字,還會有聽不懂的句子,今天就來談一下遇報聽不懂的時候的應變方法,和跟大家今天學到的有趣澳洲英語。
今天想跟大家談旅遊書,因為被這段激勵到了:
By late 2013, anger over soaring house prices, stagnating wages, government land grabs and a wiretapping scandal pushed Ma's popularity ratings below 10%. Many Taiwanese are unhappy with their country'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irection, yet civil society remains stronger here than almost anywhere else in Asia. Every day, newspapers embarrass the authorities and citizens protest without fear. (為保原汁原味不翻譯,對大多數朋友可以有點難,加油!) From BRADT Guide Taiwan
在 Hobart 的圖書館翻到這本 BRADT 的 TAIWAN,雖然不是我要找的書,轉個念後拿起來看。看過 BRADT 的伊索匹亞之後就愛上這套,果然是 BRADT TAIWAN,夠有深度,看這一段就知道:
P.23
By late 2013, anger over soaring house prices, stagnating wages, government land grabs and a wiretapping scandal pushed Ma's popularity ratings below 10%. Many Taiwanese are unhappy with their country'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irection, yet civil society remains stronger here than almost anywhere else in Asia. Every day, newspapers embarrass the authorities and citizens protest without fear.
一直沒有計劃來澳洲,但還是被一封喜帖給請來了。不只是好友結婚,好友的未婚夫又大力邀請我到他們家坐客,情和義、值千金,這麼好康的事我只好赴湯蹈火飛再遠都要跑這一趟。
即使是到澳洲這個多語沙漠,仍不會空手而回。我一直對一個議題很有興趣,到底學"方言"跟學"語言"有什麼不一樣呢? 補充一點,這裡的"方言"是指可以幾乎完全互通的兩種語言、書寫也沒有太大差異,所以魁北克和法國本土的法語都算同一種語言,兩種不同的方言;大阪的日語和東京的日語也算同一種語言,兩種不同的方言;西班牙語和加泰隆尼亞語則是兩種不同語言,國語和台語和廣東話則是三種不同的語言。
嘗試離開朋友家,一個人下山進城,一迷路就是兩個鐘頭,遇到酒醉的種族岐視屁孩,居然用拖鞋打我屁屁,到底在幹嘛啊!
行走全世界,大家都叫我Terry,說到Terry,大家都知道是那個搞多國語言的Terry。我花了約10年的時間,嘗試學習世界上各種語言,取得各種語言證書,研究神經生物學、認知科學和語言學,目的只有一個 --- 追求語言學習本質,開發有效率、有系統的多國語言習得法。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我找到了語言學習的本質,多國語言的靈魂,經過數年的構思,也開發出一套多國語言習得計劃,在此贈送給大家。
學語言很簡單也很難,難的不是語言本身難的是人。學語言很簡單,因為我們與生俱來就有習得語言的能力;學語言很難,因為長大成人的我們必須跨越許多情緒障礙、打開各種內心的糾結,才能邁向語言習得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