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死亡的辭彙 --- 散華された(さんげされた)

  "死亡"對世界上大多數的民族而言一種不能輕言的禁忌,因此各個語言也發展出各種避諱死亡的講法,減少談論死亡的衝擊。在我學習各種語言的過程當中也接觸過為數不少敘述語言的委婉詞彙,像是我們說的"駕鶴西歸"、英文的"pass away"或是"kick the bucket"、土耳其語的 "vefat etmek"或是法語的 "casser sa pipe",仔細研究這些詞彙的話都可以找到很有趣的典故,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查查。

今天在和土庫曼人玩日本刀時無意間發現貼在牆上的月曆,右方人物的照片旁邊有個很像前前總統的名字,但有一個字不對,叫作李登欽,原來他是阿輝伯的哥哥,根據月曆上的敘述,他在二戰時代表日本軍參加太平洋戰爭戰死於呂宋島,之後被供奉在靖國身社,阿輝柏一直到他卸任後才有機會去祭祀他。

這篇日語文章敘述李登欽"戰死"的用語是"散華",我第一次看到,覺得是非常美的詞,想問神川太太怎麼說,沒想到身為日本人的她也不知道,之後神川先生才解答是念"さんげ”。這"散華"的漢字實在很有意境,適合日本的美感,也傳達了"英年早逝"的遺憾,好詩好詩。

整篇人物傳記由日本人角度寫成,某些朋友看了可能會不舒服,但我個人認為這篇小傳記對值得台灣人一讀,用不同角度看自己國家歷史,肯定有所助益,決定以不專業的文筆簡譯這篇文章給喜歡歷史的大家參考。

-------------------------------------------------------------------------------
岩里武則 (李登欽)

台灣卸任總統李登輝的哥哥,昭和18年10月(1943年)進入台灣總督府海軍兵志願者訓練所,隔年四月進入左營海軍團,7月以海軍機槍兵的身分前往南洋,昭和20年2月15日在呂宋島的馬尼拉市逝世,留下妻子與兩名幼子。

他考上海軍志願兵時,曾向台灣日日新報這麼說:[我報名考試時就告訴我我自己一定要考上,考上以後覺得沒有什麼比考上這件事更快樂 --- 我真的可以拿槍保家衛國。而且我還可以一個無敵帝國海軍的身分努力不懈、擊滅英軍和美軍。到今天為止,我從來沒有這麼感動感激的一天,我希望我對帝國海軍真正有所貢獻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李總統在平成12年(2000年)退任,平成19年(2007)訪問東京(靖國神社),在6月7日上午10點完成多年來的心願 --- 跟62年來不見的兄長再會。

IMG_4014IMG_4013IMG_4015IMG_4016IMG_40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y Hs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